我在古代fire成功

第161章 药农人家(2 / 2)

关云道,“我今天也算是长了见识了,原来药农人家是这这样过日子的。以前村里大家都背后替李先生家算账,说他家做药农真好,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,没那么累,赚得还多。大家猜着你公公一年起码赚十几二十两银子,看来他们还想得少了些。”

关巧笑了笑,“我还能不知道吗?以前洗衣服时也听过她们猜来猜去,我那时候还跟着猜过呢。

只是那时候我是外人,看到的都是人家日子好过。现在我进了李家的门,才知道,其实采药人也没那么轻松,药也不是采回来就完了的,炮制起来特别费劲儿。不过还算好,我喜欢漫山遍野的跑,总好过让我日日耕田!”

关巧听关云明白了,点点头,接着说道。

“其实一片地方,一般也只养得起一家药农,我公公的父亲早早把他分出来,就是想把这一片儿地儿占了再说。

我公公的父亲让他在这黄泥凹落了户之后,仍旧去找了原先的药农,花了银子把这里的情况一一问清楚,特别是他自己发现的比较隐蔽的地方,都问了出来,哪些地方有比较贵重的草药,哪些地方路不好走,到哪一处地方便不能往前走,这些情况,人家也不会白告诉你。

后来我公公的父亲还陪着他在这黄泥凹住了一年多,知道他能养活自己了,才放心回去了。我公公自己在这片山里摸爬滚打,二十几岁才娶妻生子,如今在村里也算过得不错的人家。

农家分家要分田地,药农分家,其实也需要有一片地儿能采药才行,我公公不是糊涂人,这么多年,每次去卖药的时候,也一直注意与同行结交,他认识许多采药人家,也都是为了打听些情况。

最近我公公听说洗马镇下面有个村里的采药人,也是干不动了,他想办变更,同时也想把他手头的情况卖一卖,我公公特意去看了,说是那边情况与黄泥凹差不多,养活一家药农肯定没问题,可是这家人一口气想要四十两银子才去办变更,谁要是想在他那个村子做药农,这个钱必须掏了。

你们别误会,我不是来借钱的,不瞒你们,采药人家日常卖药,比农民家里还是要好过些,这家人虽然要价有些高,我公公也能付得起,因为这笔钱,他是一早就预料到了的,早就在存了。

我公公说,幸亏他就两个儿子,再多个儿子他是真安排不了。”

关云关敏都笑了起来,李先生这人有点意思,还能开几句玩笑。

其实这银子关敏也想得明白,不就转让费嘛?其实这钱是人家该得的,他们让出了地方,后面养老也需要钱,你花四十两银子,其实是给一家人买到了一份能糊口的生计。李先生能存出几十两银子,人家那里想必也差不多,四十两应该几年就能回本,按照投资回报率看,这其实卖得一点也不贵啊!